鑫耀证券
“如果你想害一个哥们,你就劝他去造车吧。”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刚调侃完,新能源汽车就来了新玩家,扫地机器人企业追觅科技宣布造车,要在激流下半场抢夺“船票”。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相关负责人透露,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他表示,将持续长期投入汽车领域,目前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并仍在持续扩张。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22万辆,同比增长38.5%,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量的45%。消费结构呈现“哑铃型”特征,高端市场增长潜力旺盛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豪华与海外鑫耀证券,这也是追觅科技锚定的发展方向,其目标不是追随,“而是以‘中国品牌’的身份在超豪华市场树立全新秩序。”利用中国产业链的优势,叠加追觅在海外的品牌号召力以及渠道优势,助力追觅汽车走向海外开展差异化竞争。
问题是,追觅的造车计划让人心里“打鼓”,现在造车已经连“晚集”都赶不上了。
自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跨过30%大关奔向50%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正式开始了整合进程。2023—2025年,乘用车CR10从59%提至65%左右,也就是说,今年乘用车前十企业会占据市场65%的份额,而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2—3年,汽车行业集中度(CR10)或从65%升至75%。
整合进程的挑战具体是什么样的?淘汰加剧,行业利润率偏低,市场增量不足,海外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
而追觅准备大干一场的“超豪华”汽车鑫耀证券,在中国市场已经非常小众。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零售价格超过101.7万元的超豪华车销量为3.7万辆,同比大幅下滑49%,并且传统燃油车的销量达到3.3万辆,占比接近九成。
如果说想要卖爆一款超高定价的车就走出活路,不妨看看高合的造车史,光是烧钱就拖垮过曾经多少的新势力,更别提竞赛白热化阶段对技术、产业链的苛刻要求,还有,想打造天花板级别产品,品牌尤其在海外市场的树立会很艰难。
有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其中45%为发明专利,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智能汽车核心领域。追觅已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建立6000家线下渠道,拥有3000万用户群。
与汽车的交叉和渠道资源或许会成为优势,但是汽车涉及的核心技术已经非常庞大复杂,从消费电子产品跨越到交通工具智能终端,很多东西都是从零开始。而追觅科技公开的首款产品规划,已经叫人担心能不能赶上行业技术更迭变化的速度了。
2027年是国内多家企业固态电池上车的规划时间,丰田也计划2027到2028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现阶段半固态电池这一过渡性技术正在落地。同时未来几年是汽车智能化更迭的关键几年,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份额的车企和供应商企业本身也有充分的数据来巩固优势。
而追觅提出的增程车型规划就相当保守了,选择了一个过渡技术路线,也没有提出产品智能化水平的规划。诚然,依托中国产业链优势可以哪家好就用哪家,去海外市场也能避开国内锋芒,但海外的高成本与壁垒又是一道道坎儿。
造车难,但逐梦之路却是这样艰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驶向世界的今天,汽车是变化的、包容的,我们鼓励融合创新,对科技企业的加入也乐见其成。
经历了恒大“雷剧”、华为“神助攻”、小米“惊喜”等,追觅提出超豪华、先海外的发展策略,有其独到创新之处,在造车之前,追觅也公开宣布跨界造无人机,依托技术底气走出固有舒适区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正是这种决心和魄力凝聚成中国汽车共同的攀登劲头。
南方+记者 魏泓泉鑫耀证券
恒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